关键词: 按标题 按内容 按作者
愿你们不负韶华,茁壮成长
作者:吴波 更新时间:2023-10-24 15:28:23 文章来源:本网 文章录入:xyun 点击数:261

   秋高气爽的天气,正是下乡的好时节。更何况是看望一段时间未见的可爱的孩子们,更觉分外开心。约上我片区的几名队员后,我们于早上8点准时出发,前往佐坝和县城周边送款。已逾花甲之年的张姨听说送款活动后,坚持要跟着我们前往,老义工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我们一行首先来到了汪同学的家里,他的父亲因意外去世,和奶奶妈妈相依为命,妈妈靠着在超市上班为生,到他家后,奶奶和妈妈恰好都在家。奶奶老远就热情地和我们打起了招呼,邀请我们到家里坐坐,又是倒水又是拿水果的,搞得我们十分不好意思。我们一行将来意告诉奶奶和妈妈,也见到了汪同学,他长了许多,约莫有我一般高了,小家伙如今是六年级的孩子了。妈妈告诉我们,他的成绩还好,就只是调皮。我们也和他开起了玩笑,哪有男孩子不淘气的。我们把助学款交给妈妈,说明我们义工协会助学款的来源,要求她要把款项用到孩子身上,并且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从汪同学家里出来后,我们沿着路线曲曲折折的跑,先后到了8个孩子的家里,这里面有我们资助了近十年的孩子,也有去年新增的孩子。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张同学和刘同学两个孩子。张同学是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资助的了,如今已经是初三的学生了,跨度九年,从她瘦瘦的矮矮的个子长成如今还是瘦瘦的,但已是比我还高的大姑娘。九年的时间里,我们每年都会多次到她家里看望她。她和弟弟妹妹由爷爷奶奶扶养,父亲已经去世,母亲再嫁后又生了几个孩子,着实没有精力顾着她们了。到他家的时候三个孩子正一人捧着一大碗粥吃,没有菜,这就是她们的早餐了,看的我们一行三人有一些心酸。爷爷奶奶看到我们来了,连忙让我们到家坐,她家经过危房改造后好了许多,地下也很干净。爷爷今年没有外出打工,主要在本乡范围内找一些零工做做,三个孩子需要接送,而且是每天要分好几趟接送,确实很辛苦,奶奶谈起几个孩子,有一些哽咽,看的出来,二个60多岁的老人带着半拉不大的三个孩子实在是不容易,好在政府的政策是很好的,三个孩子都享受了政府的补助,经济上的压力减轻了许多,主要还是在其他方面付出的更多。张同学现在和我们是极为熟悉的了,都是直接喊“牙牙”的了,成绩也算还不错,字尤其写的还比较工整。我们要求她好好学习,明年考一个好高中,张姨更是直接给出来经济上的奖励,同时让她有时间还要帮助带好弟弟妹妹,做一些家务,减轻爷爷奶奶的压力。

 
   印象深刻的还有刘同学,她是我们去年新增的助学对象,在孚玉中小边租房住和上学。父亲去世后,她和妈妈,弟弟一起,还有个姐姐在外工作。刘同学开始看到我们有一些怯生生的,还是接触的少一些吧。她的妈妈倒是一个外向型的女人,谈起家庭来滔滔不绝,她是从四川嫁过来的,如今已在宿松快二十年了,地道的宿松人了。目前在儿子所在的幼儿园上班,刚好可以顺带着照顾孩子了。说起刘同学,她说道孩子很懂事,早上她去上班后,孩子都是中午自己回家吃饭,然后上学。小小的年纪就会烧饭,热菜了,并且还十分乖巧,能够帮助妈妈做不少家务。我们看着也是的,和孩子的谈话中也看的出十分懂事和听话,让我们不禁生出怜惜之心来。

    一天的时间过得很快,我们跑了佐坝和县城周边一些地方,将助学款送到每个孩子的手上,也看看这些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这当中,有开心也有失落,特别是当听到有个洪同学因为学习不好而休学的时候更是觉得很可惜,瞬间觉得儿童真的宛如小树苗一般,扶正了就能直直的长成参天大树。还有心心念的吴同学也没有见到,妈妈电话没有接,也觉得甚为遗憾了。我们分别时相约下次买菜到张同学家里去做饭、烧菜,再带着吴同学一起,这一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文;吴波  责编:叶张丽  审核:吴习飞

地址: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黎明路8号
电话:(0556)7821655 E-Mail:ssygxh@126.com
2010-2012@ CopyRight 宿松义工协会
皖ICP备10004169号 管理登陆